-
读书有用:日不落的理由
1726年5月,在法国屡遭政治迫害的伏尔泰被迫流亡到英国。两年的流亡生活,使得伏尔泰直认他乡是故乡,他公开宣称:“上帝啊,我真的热爱英国人。如果我不是爱他们更甚于法国人,愿上帝惩罚我!”到底是什么让法国的伏尔泰成为死心塌地的英国死忠粉呢?不是古怪的英伦天气,也...
-
风云录:洋商西征 摩根落败
尽管1891年3月重庆海关的设立,公认是这座西南贸易重镇开埠通商、向近代化城市转变的起点,但若从洋货进口量的指标来衡量,根本性的变化早就悄悄开始了。1876年的中英《烟台条约》迫使宜昌等四口开埠,允许英国可“派员驻寓重庆,查看川省英商事宜”。在此之前,洋商几乎...
-
1936年希特勒是如何将奥运会作为纳粹工具的?
「本文共1125个字,阅读大约需要2分钟」奥运会本是宣传友谊、平等的国际性体育盛会,因此,即便是面对一战的罪魁祸首,国际奥委会还是将第11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交给了德国。谁知道,这样一场奥运会却被希特勒拿来利用,借以宣传纳粹政策和他所谓的人种优越论。 为希特勒...
-
-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用人性纪念人性
历经40年的风雨,我们发现,人性才是可以穿越一切的价值,对个体价值的守护,才是我们面向一切灾难的起点。今天(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40年前,如同一声惊雷,一场7.8级地震撕裂了唐山大地,23秒,24万生灵罹难,弥望尽是疮痍,这场惨烈的大地震,...
-
慈禧、义和团与国家的下限
有一年我在上海讲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听众抛出一个观点:从慈禧太后到袁世凯再到蒋介石,执政能力每况愈下,一代不如一代。我反驳道:这得结合国势与国运来看,以中日关系为例,无论慈禧执政还是袁世凯执政,日本的野心只是操纵中国,待蒋介石执政,其野心已经扩大到霸占、灭亡中...
-
一场大案催生的派系更迭
面对岌岌可危的大清残局,曾李各自领军的湘淮两系前后相继,一度挽狂澜于既倒。那么,这对有师生名分的能臣,是如何在一场发生于通商口岸的教案中,完成军政权力的代际交替的呢?115年前,即清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廿七日(1901年11月7日),心力交瘁的一代重臣李鸿章溘然长...
-
用了特权,当年的雷曼就不死吗?
无论全球金融危机过去多久,雷曼始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黯淡话题,换个说法,我们或许仍旧生活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的阴霾之下。那个夏天雷曼的倒闭,不仅终结了一家超过150年历史的投资银行,更使得华尔街诸多机构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遭遇血雨腥风,危机也从金融蔓延...
-
民国初年的银行挤兑潮
挤兑,即人们争相将可兑换钞券换成实物银元,这是“信任心”受挫、引发信用危机的直接表现。民初中国的流通货币为银元,为方便计,中国、交通银行等几家银行均获授权发行等值的可兑换钞券。而出于支付数额越滚越大的政府垫款,并保证银行业务日常运转的需要,中国、交通两行不得不...
-
民初十年:错失的“白银时代”(上)
100年前的1916年,放在中国大历史的视角下来看,我认为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我们所熟知的近现代史叙事,基本上以辛亥革命、民国肇始(1911~1912年)为分界点,自此中国由传统社会演进为现代社会,由君主帝制转变为共和民国,之后再逆转到“党国”。1916年,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