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思涵 石丹
ID:BMR2004
#董明珠回应高层变动#于2月27日晚间登上微博热搜。
据媒体报道,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了近期格力人员变动问题,她表示,“任何人不能为企业服务了,甚至于破坏性了,必须走人。”
2月22日,格力电器(000651.SZ)近日发布公告称,于2021年2月19日收到公司董事、执行总裁黄辉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黄辉申请辞去格力董事、执行总裁职务,辞职后,黄辉将不再担任格力任何职务。该辞职已于2月19日生效。
这是继2020年8月格力电器董秘、财务负责人望靖东离职以来,格力再次出现重大人事变动。而对于黄辉的离职,格力方面表示,“黄辉的辞职不会导致格力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公司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
虽说如此,但伴随着望、黄两位“元老级”高管的相继离职,格力电器的未来走向也再次引发业内的关注和议论。事实上,此前曾有业内人士评价道,董明珠、望靖东和黄辉是格力电器管理层的“铁三角”,而望、黄二人也都曾被视为董明珠的接班人选。
但随着两位“元老”先后离职,“接班人”一说也就无从谈起。那么,一向不服输的“铁娘子”董明珠,接下来又将带领格力电器走向何方?她的接班人又将何时才能够走上台前?
“元老”们相继离去,有何隐情?
“黄辉和望靖东堪称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左膀右臂。”谈到先后离职的黄、望二人时,资深家电观察人士刘步尘如此评价道。
公开资料显示,自1992年加入格力电器以后,黄辉历任格力电器业务主管、部长、总裁助理、副总裁、常务副总裁、总工程师等职务。2017年8月,格力电器专设此前未曾有过的执行总裁一职,并宣布由黄辉出任。
通常而言,执行总裁负责公司日常执行工作,位置仅次于董事长。此任命消息一出,黄辉开始被外界猜测为董明珠的接班人选之一。此时的辉已经在格力电器工作近30年,其熟悉市场运作,且是技术出身,是格力电器在技术方面的“一把手”。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从年龄上看,黄辉今年已经58岁,这个年龄已经接近企业管理层的退休年限。无论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抑或是从管理层年轻化的趋势考虑,黄辉都不算是非常合适的接班人选。
另外,联系到2020年8月17日在格力工作长达18年之久的格力电器董事、副总裁、董秘望靖东突然宣布辞职,虽然格力电器在当时没有给出明确说法,但在2020年11月,广东证监局官网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却揭晓了望靖东的离职原因。其中提到,望靖东涉嫌于2018年在格力电器增持“海立股份”过程中泄露内幕信息。
由此看来,望靖东是涉案辞职,与格力电器自身经营管理无关,但是黄辉离职的背后是否会有隐情?《商学院》记者就相关话题致函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月21日格力发出黄辉离职的公告以后,2月22日,格力电器股价低开低走,截至收盘报58.48元/股,跌幅4.18%,创下公司股价自2021年开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对此,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则表示,“黄辉的离职对于格力电器来说肯定多少会造成影响,但未必会动摇到格力电器公司经营层面的稳定性。再者,作为格力电器的大股东高瓴资本,迄今为止仍未在公司董事会获得一席之地,这多少显得不太寻常。在这种情况下,黄辉、望靖东的离职背后,可能也与格力董事会在公司规划及内部磨合上出现一定分歧有关。”
在刘步尘看来,结合格力电器当前业绩不稳的现状,黄辉和望靖东的离职至少传递出三重信号,“一是他们对于格力电器目前的发展现状不满意,二是对格力的发展战略不认同,三是与董明珠的工作关系产生裂痕。以前格力每次开股东大会时,黄、望二人都坐在董明珠的左右席,因此说他们是董的左膀右臂并不过分。既然如今左膀右臂都先后离去,难道作为最高管理者的董明珠不应该反思一下问题出在哪里吗?董明珠对此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接班人”悬而未决,何时现身?
2020年对于格力电器来说是一个极为关键的转折点。一方面,格力的主营业务空调营收被竞争对手美的首次超越;另一方面,格力自身开始转变思路发力线上直播带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向不服输的董明珠,必然还会尽全力带领格力在2021年打响空调反击战。然而,今年已经67岁的董明珠,是否还有足够的精力和魄力打赢这场战役?而坊间传闻已久的董明珠“接班人”又何时才能够走上台前?
把时针拨回到2012年5月25日,格力电器原董事长朱江洪宣布退休,并将身上的担子交接到董明珠手里。那一年,格力电器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领先美的三百亿营收的身位。
颇为巧合的是,彼时的朱江洪退休年龄67岁,而今年的董明珠也是67岁。但与朱江洪当年顺利交接光荣谢幕不同的是,董明珠如今却要面临着“后继无人”以及空调老大位置被美的抢走的尴尬境遇。
同样是在2012年,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选择将指挥棒交到45岁的方洪波手中,后者成为美的集团董事长,就此登台与董明珠正式“交手”。毫无疑问,方洪波与董明珠二人都是极为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但为何外界这些年来对于美的与格力的管理模式评价却截然相反?
刘步尘指出,相比美的,格力的企业管理体系和机制都不符合未来的发展。“美的与格力在管理上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在于,方洪波领导下的美的集团,大多数投资是有逻辑可循的,而董明珠领导的格力电器,投资决策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毫无章法可言。比如董明珠做格力手机的决策,明显经不起推敲,这显然是将个人意志凌驾于企业之上。而在美的,你很难想象方洪波做电视或手机的决策会被董事会通过。”
刘步尘补充说道,美的还有一个格力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方洪波比董明珠年轻14岁。至少在未来10年之内,美的不用担心企业领导人更迭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原本作为格力“元老级”人物的望靖东和黄辉,均一度被外界视为董明珠的接班人选,但如今随着望、黄二人的离去,这一可能性已经归零,董明珠的接班人选依然是个谜。
不过在梁振鹏看来,“随着混改完成,格力电器已经不再是国有企业,不存在企业领导人年龄到了就必须要退休的问题。所以从理论上说,只要格力的股东们认可董明珠的能力,而格力的业绩还能正向增长的话,那么董明珠完全有可能继续在这个位置上执掌五到十年时间。”
事实上,在谈到格力电器接班人问题时,董明珠自己也曾对外袒露心迹。她说,“我不需要继续带领格力走二十年,我逐步就要退下来,一定要让能干的人上来,至于我能走多久就走多久。”
如今,步入后董明珠时代的格力电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空调主业遭遇对手冲击,而且多元化步伐推进缓慢,线下渠道改革阻力重重。就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期,望靖东、黄辉二位元老人物的先后离去,更加显得格力电器的未来走向扑朔迷离。
《商学院》也将持续关注。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