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绩下滑
天眼查显示,2010年11月,周黑鸭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天图投资,金额为5800万美元;2012年7月完成B轮融资,IDG资本、天图资本为投资方,金额为1.5亿美元;2016年11月11日,周黑鸭在港交所上市。
从2018年起,周黑鸭的营收、净利均开始下滑。2017-2019年,周黑鸭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49亿元、32.12亿元、31.8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62亿元、5.4亿元、4.07亿元。对于周黑鸭营收、净利润持续下滑的原因,周黑鸭方面并未回应。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商学院》记者表示:“我们通过走访多家周黑鸭门店,并与其店员交流了解到,2015-2017年是周黑鸭客流量高峰期。近两年,人们对卤味鸭脖的需求有所下降。”
朱丹蓬表示,周黑鸭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双天花板”的阶段:一是整个卤制品行业进入了天花板阶段,二是企业自身也进入了这样的阶段。朱丹蓬认为,尽管周黑鸭放开了加盟,但这对其营收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原因是行业发展至今,其直营加特许经营的模式已经很难吸引到加盟商,现在新开的店也很难恢复到以前那种门庭若市的情况,所以周黑鸭现在是处于比较艰难的阶段。
周黑鸭、绝味食品和煌上煌有“卤味三巨头”之称,但三者市场占有率并不是很高。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休闲卤制品行业前五大企业分别为绝味食品、周黑鸭、紫燕百味鸡、煌上煌和久久丫,2019年行业CR5(五个企业集中率)仅为20.2%,其中,全国三大连锁巨头绝味食品、周黑鸭和煌上煌分别占比8.5%、4.6%和2.8%;区域性连锁品牌紫燕百味鸡和久久丫各自凭借自身特点切入市场,在行业内也享有一席之地,市占率分别为3.0%和1.3%。
面对竞争对手不断发力,并且数量逐渐增加,周黑鸭的“护城河”是什么?如何捍卫行业地位?如何看中国休闲卤制品行业现状?目前,周黑鸭最大的机会是什么?
是否会考虑进行产品创新与升级,进行品类多元化布局?对此,周黑鸭未作回复。
早在2017年5月,周黑鸭便宣布高调进军小龙虾市场,推出子品牌“聚一虾”,上市仅4个月后,该产品就停售了。随后在2018年1月,周黑鸭再度推出冬季版小龙虾,主打“小清新口味”。
对于布局小龙虾,朱丹蓬表示:“早在2017年,周黑鸭进军小龙虾市场,将它作为新品战略的重要布局。从目前来看,情况并不很乐观。小龙虾具有社交的属性,而将冰冷的小龙虾拿回家加热,第一口感不佳,第二缺乏社交场景,因此难以获得成功。”
“目前,周黑鸭遭遇了双天花板,多品类布局是其破局的关键。对于多元化布局,找到合适的赛道是非常重要的。”朱丹蓬说。
开放加盟
彻底放开特许经营给周黑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分别是什么?朱丹蓬表示:“周黑鸭原来采用直营制,直营是to C模式,目前采用‘直营+特许经营’的商业模式。开放加盟,通过B端再到C端,将导致公司利润下降。”
中国消费品营销专家肖竹青向《商学院》记者表示:“对于食品行业的加盟而言,食品安全问题是最大的考验。可以保证品质和服务效率的扩张才是可信任、可放心的扩张。周黑鸭此次有选择地开放加盟,主要依托其直营体系的供应链,以及食品安全与服务保障体系。”此外,在肖竹青看来,周黑鸭降低加盟的门槛旨在形成更广泛的覆盖,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形成压制竞争对手的势能。”
对于周黑鸭来说,开放加盟,机遇与挑战并存。段学明表示:“目前,卤味食品市场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而且周黑鸭也具备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的基础实力。这是机遇所在。挑战主要在于,第一,内部能力建设,即包括加盟招商版块的标准、流程、培训、督导,以及奖惩在内的管理体系的建设;第二,专业人才和团队的引进;第三,招商节奏的把握。”
段学明认为,周黑鸭在品牌、产品,以及供应链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在加盟推广中,节奏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该想好整个商业模式和加盟商的赢利模式,然后先选定1~2个省市打造样板市场,并且在打造样板市场过程中,梳理出一套可复制的工具包,包括如何服务与管控加盟商,如何做好供应链的配送,如何做好督导等。前面的三步走好了走稳了,就可以进行全国复制了。段学明表示:“周黑鸭现有的团队善于做直营,而做加盟或经验不足。因此,引进专业人才和配备合适的团队尤为重要。”
加盟制将给企业供应链、食品安全,以及品牌管理等方面提出更大挑战。段学明认为,最好的管理方式是“类自营”,即用直营店的标准来管控加盟商,把门店运营管理的模式与流程复制给加盟商。“传统的自营业务保稳定,创新的加盟业务促增长。因为所有的改革创新都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如果进展顺利,就是在做加法,甚至在做乘法。反之,有可能是在做减法,甚至做除法。”
“谨记一定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定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步骤地去实施,控制好节奏这样才能做到又快又好又稳又久。”段学明如是说。
经过一些战略调整升级后,周黑鸭能否重回增长赛道?《商学院》将持续关注。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