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脸识别安全之考:谁“动”了你的脸?
在国内,科技巨头们正在通过人脸识别向支付市场进击。“靠脸吃饭”,刷脸支付的到来让这句调侃变成现实。这一切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正在走向商用,它带来了便捷性,但应用的局面并不乐观。《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人脸识别技术同时带来了关于隐私的伦理之问,安全性可控边界之惑。...
-
美的首席技术官胡博士开启“引力波”,看见美好未来
2016年3月8日,上海嘉里中心。美的上演了一场没有主持人的发布会。化为声波的机器人在大屏幕上有序地指挥着现场。美的首席技术官胡自强博士站在屏幕前,有如站在浩瀚的星空之下。像《三体》那般探索、自问。今天,他就是刘慈欣的角色,向所有的来宾展示一个全新的智能生活—...
-
小米爆款的逻辑:不求技术含量最高,只希望满足80%的人
2014年12月,微信朋友圈充斥着对APEC闭幕后蓝天消失的抱怨。这是小米从年初就开始等待的时机。12月9日,小米空气净化器以899元的价格上市销售。 意料之外的低价,恰逢雾霾季来袭,加上小米的背书,小米空气净化器推出至今,总销量已经冲到了百万量级,占领...
-
智能电视:老姜还辣,小米、乐视只是小弟
自2013年阿里巴巴发起成立“智能TV生态联盟”之后,智能家电顿时从蓝海变成“红海”,相继有乐视、小米、PPTV等进入。如今智能电视的阵营再度分化:包括上游面板厂商京东方推出旗下55英寸4K电视产品,下游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歌华有线和互联网电视牌照方中国国际广播...
-
小米插线板大作战,雷军布局下一“风口”
2015年“米粉节”,小米共推出5款新品:小米Note女神版、红米2A、55英寸小米电视2、小米体重秤、小米插线板。其中,小米插线板引发大量围观,业内对此解读为,小米欲打着“干死山寨货”的旗号以较低价格发起对插线板行业的冲锋。研发费超过1000万的插线板“中国...
-
海尔样本:互联网时代制造企业的玩法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公布的最新一组数据显示,在韩国、日本、德国和美国,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数量为437台、323台、282台和152台,在中国这个数字仅为30台,机器人使用密度远远落后于其他工业化程度更深的国家。不过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无人化工厂...
-
雷军布局“云家族”的两层深意
金山是中国最老牌的软件企业之一,其发展颇为坎坷。2007年雷军带领金山软件在香港完成IPO,两个月后辞去在金山的职务,转身离开。可以说他是功成身退,也可以说他是卸掉包袱。上市之后的金山发展并不理想,股价也一路下跌。雷军于2011年又重返金山出任董事长。彼时,雷...